漙
拼音:tuán   zhuān  
部首:
注音:ㄊㄨㄢˊ ㄓㄨㄢ
五笔86:IGJF
五笔98:IGJF
电码:3350
四角码:35143
郑码:VFDS
仓颉:EJII

基本字义

tuán   ㄊㄨㄢˊ
  1. (露)盛多:“野有蔓草,零露~兮。”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tyun4
  •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ton2[客英字典]ton2[台湾四县腔]ton2[梅县腔]ton2
  • 潮州话:胎冤5(团)

详细解释

  • tuán

〈形〉

  1. 形容露水多 [dewy]
    1. 零露漙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野有蔓草》
  2. 露珠圆的[round]。如:漙漙(露多的样子。一说为露珠圆的样子)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巳集上》《水字部》 ·漙 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1
  • 《唐韻》度官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官切,��音團。露多貌。《詩·鄭風》零露漙兮。 亦作團。《杜甫詩》玉露漙淸影。漙或作團。 又《集韻》豎兗切,音腨。義同。 又朱遄切,音專。與湍同。水名,出酈縣。或作漙。 《集韻》或作��。亦省作����

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十一》《水部》 ·漙
  • 露皃。从水專聲。度官切

English

dew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