藒
拼音:qì  
部首:
注音:ㄑㄧˋ
五笔86:ATJN
五笔98:ATJN
电码:
四角码:44927
郑码:EMKR
仓颉:THDV

基本字义

qì  ㄑㄧˋ
  1. 〔~车〕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,用以驱虫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giet7[客英字典]get7giet7[海陆丰腔]giet7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藒 ·康熙筆画:20 ·部外筆画:14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��丘竭切,音朅。《爾雅·釋草》藒車,芞輿。《屈原·離騷》畦留夷與藒車。《本草》藒車香生徐州。○按《說文》作藒,《正字通》作,韻書經典��作藒。《正字通》存去藒,未知何據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  • 藒車、逗。芞輿也。各本無藒車二字。今依韵會所引補。藒芞、車輿皆疊韵。爾雅本或無車字。不得以之改說文也。離騷、上林賦皆作揭車。廣志曰。黃葉白華。从艸。䅥聲。去謁切。十五部。玉篇作藒、從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