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 > 鱓字的意思

鱓
拼音:shàn
部首:魚
注音:ㄕㄢˋ
五笔86:QOKF
五笔98:QOKF
电码:9581
四角码:26356
郑码:RJKE
仓颉:NFRRJ
基本字义
来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 shàn ㄕㄢˋ- 同鳝。
方言集汇
来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粤语:sin5
-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shan1shan3[台湾四县腔]san1sen1san3sen3[客英字典]shen5
《康熙字典》
来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《亥集中》《魚字部》 ·鱓 ·康熙筆画:23 ·部外筆画:12
- 《唐韻》常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上演切,��音善。魚名。《類篇》蛇鱓,黃質黑文。《爾雅翼》鱓似蛇無鱗,體有涎沫,夏月於淺水作窟。《本草圖經》鱓似鰻鱺而細長,亦似蛇而無鱗,有靑黃二色,生水岸泥窟中。《異苑》死人髮所化。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蛇鱓著泥。又《集韻》唐何切,音駝。與鼉同。《說文》魚名。皮可冒鼓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黿鱓與處。《註》索隱曰:鱓音鼉。《李斯上秦始皇書》樹靈鱓之鼓。註:徒何切,鱓皮可以冒鼓。《呂氏春秋》乃令鱓先爲樂倡,鱓乃偃浸,以其尾鼓其腹。
说文解字
来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《卷十一》《魚部》 ·鱓
- 魚名。皮可爲鼓。从魚單聲。常演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