芄
拼音:wán  
部首:
注音:ㄨㄢˊ
五笔86:AVYU
五笔98:AVYU
电码:5339
四角码:44517
郑码:EQS
仓颉:TKNI

基本字义

wán   ㄨㄢˊ
  1. 〔~兰〕多年蔓生草本植物,断之有白汁,可食。叶对生,心脏形。花白色,有紫色斑点。茎、叶和种子均可入药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jyun4
  •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ren2[客英字典]jen2[台湾四县腔]jen2[梅县腔]jan2

详细解释

  • wán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芄 ·康熙筆画:9 ·部外筆画:3
  •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��胡官切,音丸。《說文》芄蘭,莞也。《詩·衞風》芄蘭之支。《爾雅·釋草》萑,芄蘭。詳萑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芄
  • 芄蘭,莞也。从艸丸聲。《詩》曰:“芄蘭之枝。”胡官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