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 > 艿字的意思

艿
拼音:nǎi
部首:艹
注音:ㄋㄞˇ
五笔86:AEB
五笔98:ABR
电码:5350
四角码:44227
郑码:EYM
仓颉:TNHS
基本字义
转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 nǎi ㄋㄞˇ- 〔芋~〕见芋。
方言集汇
转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粤语:jing4naai5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jin2[客英字典]jin2[海陆丰腔]rin2
详细解释
转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艿 nǎi
——见“芋艿”( yùnǎi):即芋头
《康熙字典》
转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艿 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2
- 《唐韻》如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蒸切《正韻》如陵切,��音仍。謂陳根草不芟,新草又生,相因仍也。所謂燒火艿者也。《唐書·裴延齡傳》延齡妄言:長安咸陽閒,得陂艿數百頃。《正字通》芿、艿同。◎按《唐韻》分爲兩字,艿平聲,芿去聲。《集韻》二字雖通,然平聲則以艿爲主,去聲則以艿爲附,其意微有差別,古人必有所據。且考《唐書》,亦兩字分見,不宜倂合,今从《唐韻》。
说文解字
转自https://zidian.caidaoke.com- 《卷一》《艸部》 ·艿
- 艸也。从艸乃聲。如乘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