鞈
拼音:gé   tà   sǎ  
部首:
注音:ㄍㄜˊ ㄊㄚˋ ㄙㄚˇ
五笔86:AFWK
五笔98:AFWK
电码:
四角码:48561
郑码:EEAJ
仓颉:TJOMR

基本字义

gé   ㄍㄜˊ
  1. 古代用皮革制的扩胸甲:“轻罪入以兰盾、~革、二戟。”
  2. 坚硬:“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,~如金石。”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gaap3
  •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kap7giap7[客英字典]giap7[台湾四县腔]kap7giap7

《康熙字典》

  • 《戌集中》《革字部》 ·鞈 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6
  • 《唐韻》古洽切《集韻》訖洽切,��音夾。《說文》防汗也。《玉篇》橐也。以防捍也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鞈如金石。《註》鞈,堅貌。 又《管子·中匡篇》輕罪入蘭、盾、鞈革三戟。《註》蘭,卽蘭錡,兵架也。鞈革,重革當心著之,所以禦兵。 又《廣韻》古沓切《集韻》葛合切,��音閤。義同。《集韻》或作。 又《集韻》悉合切,音趿。與靸同。 又古作鞈。註詳鼓部六畫。或作鞜。 又託合切,音錔。本作鞳。或作��闒。詳後鞳字註。

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三》《革部》 ·鞈
  • 防汗也。从革合聲。古洽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