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 > 侲字的意思

侲
拼音:zhèn zhēn
部首:亻
注音:ㄓㄣˋ ㄓㄣ
五笔86:WDFE
五笔98:WDFE
电码:
四角码:21232
郑码:NGH
仓颉:OMMV
基本字义
zhèn ㄓㄣˋ- 〔~子〕古代在迷信活动中用以驱疫逐鬼的儿童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zan3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zin3[梅县腔]zhin3[海陆丰腔]zhin3[客英字典]zhin3shin2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子集中》《人字部》 ·侲 ·康熙筆画:9 ·部外筆画:7
-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��之刃切,音震。童子也。《張衡·東京賦》侲子萬童。《註》薛綜曰:侲之言善也,善童,幼子也。《後漢·禮儀志》先臘一日大儺,選中黃門子弟十歲以上,十二以下,百二十人爲侲子,皆赤幘皁製,執大叢以逐疫。 又挽歌亦用侲童。 又《揚子·方言》燕齊閒謂養馬者爲侲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��之人切,音眞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- 《卷八》《人部》 ·侲
- 僮子也。从人辰聲。章刃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