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 > 禡字的意思

禡
拼音:mà
部首:礻
注音:ㄇㄚˋ
五笔86:PYCY
五笔98:PYCO
电码:4401
四角码:31227
郑码:WSCU
仓颉:IFSQF
基本字义
.AIES.CN提供 "mà ㄇㄚˋ- 见祃。
方言集汇
.AIES.CN提供- 粤语:maa6
-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ma5[海陆丰腔]ma6[梅县腔]ma5[台湾四县腔]ma5[宝安腔]ma5
《康熙字典》
.AIES.CN提供- 《午集下》《示字部》 ·禡 ·康熙筆画:15 ·部外筆画:10
- 〔古文〕��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��莫駕切,音罵。師旅所止地,祭名。《詩·大雅》是類是禡。《傳》於內曰類,於野曰禡。《禮·王制》禡於所征之地。 又《集韻》或作貉。《周禮·春官》肆師凡四時之大甸獵,祭表貉則爲位。《註》貉,師祭也。《釋文》莫駕反,鄭音陌。《疏》師祭者。爾雅云:是類是禡,故知貉爲師祭也。祭先世創首造軍法者也。 又叶滿補切,音姥。《鼓吹曲》師執提,工執鼓,坐作從節,有序盛矣。允文允武,蒐田表禡。*考證:〔《周禮·春官》肆師凡四時之大甸獵,祭表貉則爲位。《註》貉,師祭也。莫駕反。〕 謹照原文莫駕反上增釋文二字。
说文解字
.AIES.CN提供- 《卷一》《示部》 ·禡
- 師行所止,恐有慢其神,下而祀之曰禡。从示馬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禡於所征之地。”莫駕切